流流贼,贼流流,上界差他斩人头;
若有一人斩不尽,行瘟使者在后头。
这是明朝末年流传于四川的一首歌谣,说八大王张献忠是天煞星下凡,上天安排他血洗四川、鸡犬不留,如有漏网之人,又会染上瘟疫而死。把张献忠屠蜀说成是逃不掉的天灾。
屠杀人民不是天灾,是人祸!不过我们首先需要确定:张献忠到底屠杀四川人民没有?
张献忠到底有没有屠蜀?根据清朝正史和民间的记载,张献忠确实在四川进行过疯狂的屠杀。
张献忠是陕西人,差不多与李自成同时起兵造反,自称“八大王”,是以高迎祥为盟主的十三家之一。
张献忠狡诈多智、果敢勇猛,善于游击战。他的主力队伍基本上是骑兵,能够一天行军300里。史称:“其来也,如风雨之骤至;其去也,如鬼蜮之难知。”他的战略原则是既不死攻一城,也不死守一城,而是高速流动作战。他们所进攻的地区,正是明军防守薄弱的空虚地带,故能避实就虚,节节取胜。
张献忠暴躁嗜杀,如果没有看到面前血流满地,整天都会闷闷不乐。大抢大杀大破坏,是张献忠的一贯做法。
张献忠每攻下一处城池,首先做的事就是抢劫:先抢骡马,用于军队坐骑;次抢金银,全部交公;三抢布匹粮食,用于军需;抢完之后是破坏:由于采用游击战,从不在一地久留,所以他走之前都会纵火,把一座繁华的城市烧得精光,变成一片瓦砾。
烧了城市之后,张献忠还掠走大批人口,充实自己的军队。他把掳来的男女相配,愿意加入队伍跟他走的站一边,想回家的站另一边,“少刻,一齐杀之”。至于他看上的年轻女子,只留宿一夜,第二天早起就拉出去杀掉。
张献忠曾经多次进出四川。第一次进川,是崇祯七年(1634年),张献忠入川攻陷重庆奉节县。重庆女总兵秦良玉提兵赶至,打败了张献忠,使其退走湖广,没有给四川造成更大的危害。
崇祯十三十四年,张献忠在四川陕西湖北边界一带活动,和明朝官军做躲猫猫的游戏,哪里薄弱就往哪里钻,张献忠部多次进出四川,但并未占领全川,也没有威胁到成都。
崇祯十七年,张献忠再次入川。这一次他占领了四川大部分地方,成都也被他攻破。占领成都后,张献忠在成都称帝,建国号“大西”,改元“大顺”。
张献忠这次为什么又进入四川,并建立大西国呢?和李自成有关。
张献忠的队伍,奉高迎祥为盟主,名义上接受高迎祥的指挥。而李自成是高迎祥的女婿,在高迎祥战死后,李自成接手了高迎祥的职位,顺理成章当上了盟主。但张献忠觉得自己打仗的能力比李自成强,他看不上李自成,心里面不服这个新盟主。后来李自成兵败,曾经逃到张献忠那里躲避,张献忠起意要杀掉李自成,李自成连夜逃走,才躲过一劫。由此,两人结下了梁子。
张献忠虽然打仗厉害,但政治上是个白痴。而李自成却有政治意识。
当时的农民军,大多是土匪性质,走到哪里抢到哪里,不分贫富,照抢不误,以此解决军队的食品衣服等军需问题,所以各地人民拼死抵抗。
经过多次失败,李自成总结经验,不再骚扰平民百姓,而是专门抢劫大户来充粮饷,凡是带不走的粮食,就用来开仓赈济百姓,所以各地老百姓拥护李自成。而且,李自成打下一个地方,派官设府,踏踏实实建立根据地。仅仅四年,李自成就从一个不起眼的流寇,变成了兵力最强盛的一方霸主,建立了大顺王朝,有可能成为新的天子。
张献忠本来在湖北,畏惧李自成的势力,不得不臣服于大顺朝。但他心里不服气啊,他也要学李自成的成功策略。放眼望去,只有四川不在李自成的势力范围内,又没有强大的地方势力。于是,他就带兵进入四川,短短一年之内,除了边远山区,全川都被他占领了。
这时候,李自成正好被清兵打败,被赶出了北京城。张献忠大喜,觉得终于不用奉李自成为天子了,于是自己在成都建立了大西国,准备割据称王。因为原来属于大顺朝,一时不好改口,于是定年号为“大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