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献忠,明末农民 起义军 领袖,大西国开国皇帝,一生有两件事儿让其成为后世焦点,一
屠川已成事实,但是 沉银 直至今日才被完全证实 ,最近新闻正在聚焦 张献忠 江口沉银的考古挖掘,小二也来凑个热闹。
张献忠为何要沉银?
根据清朝《彭山县志》记载,顺治三年张献忠迫于形势不利,打算撤离成都,但是陆路已被全部封锁,张献忠只好选择水路,从成都启程,沿锦江行至彭山县时,遭到明参将 杨展 袭击,几乎全军覆没,满载金银财宝的木船也沉没在江口。
到底沉了多少银?
在彭山县,有一首 民谣 传诵了几百年:石龙对石虎,金银万万五,谁人识得破,买到成都府。并且这首民谣一直传颂,大概的意思是张献忠的沉银数量之多足够买下整个四川,那么张献忠到底从哪弄的这么多的银两?
原因是多方面的,明末农民战争时,明朝政府腐败不堪,皇族官绅纷纷利用手中的权力贪污腐败,张献忠在攻下襄阳时,从想往府中查的大批银两,张献忠更是“发银五十万以赈灾民”,所以张献忠的大批银两都是从明朝的官绅皇室手中掠夺的,而当时的这些明朝官员,竟然一直宣称自己没有钱。
崇祯十六年,张献忠攻下武昌,武昌当时是楚王 朱华奎 德王府所在地,朱华奎在当地累世搜刮,聚集了大量的财富,当时的文武百官曾经集齐楚王府,要求楚王拨付银两用来守城,但是楚王只是搬出来一把洪武年间分封诸王时的一把裹金交椅,而且大言不惭的说到:“此可佐军,他无也。”等到张献忠攻破之后,“尽取宫中金银各百万,辇仔数百车不尽!”
在国家危难面前,作为明朝的统治者,却不愿意拿出银两支援战争,如此明朝,怎能不灭?
五块银锭怎么回事儿?
张献忠沉银地点有多种说法,但是在2005年时,彭山县引水工程在河口镇河道内施工时挖掘出来了七块银锭,史料的记载也有了实物证明,张献忠沉银事件也开始浮出水面。
不过对于历史来说,张献忠沉银被挖掘,带来的不仅仅是数额巨大的金银财宝,更是对一段历史的解读。